
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七年。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推出长三角城市政要系列访谈正规的配资公司有哪些,采访苏浙皖重点城市负责同志,共话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
见到记者时,衢州市委书记高屹刚从重大项目“晒比”活动现场回来——衢州下辖的6个县(市、区),以及2个功能区拿出体现各自特色、有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展示、比拼,连续3天,高屹带队看了21个重大项目。
参与“晒比”活动的是衢州发展的“核心团队”。衢州市四套班子领导、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、8个区块的党政主要干部组队,到车间里、工地上看项目,听情况汇报,并现场点评。“哪个地方搞得好一点,哪个地方搞得差一点,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。”高屹说,之前区县之间走动不多,在看项目中能发现不同,意识到差距。
这样的活动,半年为一期,衢州已举办过两次。高屹认为,经济工作的最大确定性就是抓项目。活动结束后,各区县已开始计划,下次给大家看什么?这也是高屹提议“晒比”的真正目的。如此一来,大家都有压力,从而产生动力,继而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和局面。
衢州在浙江省内属于加快发展地区——高屹毫不避讳,直接点明,“我们轮子小,必须转得够快、更快,才能跟上先进地区、发达地区的步伐。”
加入服务链,推进“五链”融合
记者:营商环境一直是衢州的一块“金字招牌”,近些年还在不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,后续打算如何提升?
高屹:衢州怎么能够加快发展?营造亲商、安商、富商的投资环境十分重要。因此,我们一直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,2023年以来,更是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作为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创新实施“亲清半月谈”“企呼我应”“企业亮灯日”“为企业办实事”等机制。
我重点介绍一下“企呼我应”。这是一个涉企问题高效闭环处置机制,建立于2023年12月,将原来三大类16个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归集到了一个平台,打造全市31.8万市场主体的总客服、大管家。企业只需扫码登录就能提交诉求,之后会有专人跟踪、限期反馈。
以前,企业遇到问题找书记、找市长,现在,大家联系这个平台,平台帮忙解决,实现“不找书记找机制、不找关系找平台”的转变。机制运行以来,累计归集涉企问题诉求1.6万余个,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9%以上。
前不久,我们又对“企呼我应”进行了一系列的迭代提升。比如,进一步强化了限时办结机制——企业反映的问题到了营商办,5个工作日内要有反馈;疑难问题提交给市领导后,1个月内给答复。
还比如,我们考虑到,企业不可能每天眼巴巴盯着政府文件研读,所以为每个企业设置了专属空间,一旦有新的惠企政策出台,符合要求的企业会直接收到提醒信息。对于评定类惠企政策,平台自动抓取数据、匹配优惠政策,补贴直接打到企业账户,做到“免申即享、无感享受”。
记者:2021年开始,衢州确立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发展战略,2022年,提出“五链”融合,即推动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资金链、服务链深度融合,您是怎么考虑的?
高屹: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具体要怎么抓?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”。我们在中央“四链”融合的基础上,立足衢州良好的营商环境,特别加上了服务链。
我们认为,衢州与发达地区相比,在产业基础、人才科创、资本支撑等方面都有所不足,靠任何一条链去单打独斗,都没有胜算。从衢州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,每个单独链条,融起来仍有难度,服务链加入其中,就是为了更好实现有效串联。
为了把工作做细做实,我们每个季度召开一次“五链”融合推进会,目前已经开了8次。近年来,衢州工业经济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势头。2021年以来,新增上市企业12家、总数达到18家,规上工业总产值三年增长53.2%。去年,衢州企业“一道新能源”入选“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,实现了“零的突破”。
“以投促引”产生“滚雪球”效应
记者:2023年11月,首届衢州产业资本招商大会召开,提出了打造“长三角创投新势力第一城”的目标。成为“第一城”,信心从何而来?
高屹:各地的实践反复证明,一个地方要加快发展,道理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就是抓项目、抓投资。现在各地对高质量项目的争夺非常激烈,招商引资必须要有新思路、新办法,产业资本招商就是衢州近年来着力探索的一种新路径。
打造“长三角创投新势力第一城”,这是我们在推进产业资本招商中定下的目标。在创投领域,长三角41座城市中,上海、苏州、杭州、合肥等是老牌优等生,还有很多是新冒尖的城市,衢州要尽力在这些城市中脱颖而出。
衢州产业资本招商的主要做法是“以投促引”。简单点说,就是通过基金投资来吸引和推动项目落地。与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相比,“以投促引”可以将政府、企业和产业联结起来,更好地做到“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”;另外,政府性基金的投资引导和杠杆撬动作用非常大,可以让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项目更有信心,从而吸引更多投资,产生的价值远远在其投资的具体金额之上。
目前来看,衢州产业基金投资的项目保持了比较高的成功率。这也让衢州政府在投资界有了一定名气,相关从业人员对衢州十分熟悉,很多基金公司想跟衢州合作,参与项目投资,扩大投资规模。在这个过程中,“滚雪球”效应就慢慢产生了。
2021年以来,全市基金集群规模从150亿元增长到近900亿元,年度投资额从不足10亿元到突破100亿元,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步。力争到2026年,全市基金集群规模突破1000亿元,撬动社会资本突破2000亿元。
记者:但凡投资,就有风险,衢州如何实践探索项目投资的容错机制?
高屹:为什么这几年来衢投资的项目成功率比较高?一方面我们充分论证,另一方面我们充分服务。
衢州的基金投资是有门槛的,对企业自身出资比例有明确和严格的要求,这样企业才有责任感。同时,社会资本投项目,必然会经过反复比选,认为是牢靠又牢靠,才会出手。如此一来,项目经过政府、企业、社会资本三方多轮评价,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。所以,“以投促引”还具备“项目筛选器”功能。
还有一点,政府要提高效率。资金注入的同时,项目用地也应准备好,缩短等待时间,助力产品快速成型、上市,抢占市场。同时,市场上已经淘汰的企业,也要及时有序退出,腾笼换鸟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。当然,招商工作也要防控风险,做好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,再经过公开讨论、集体研究,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。
在服务方面,一个例子非常有代表性。一家储能企业有意向投资衢州,原本计划投资规模不大,实地考察后发现,衢州产业链非常完备,与企业的匹配度很高,便有了增加投资、扩大规模的想法。之后,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,衢州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、员工招聘、人才公寓等环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,更加坚定了企业扩大在衢投资的决心。这家企业还有了在衢州上新的项目的计划。
贴心服务、主动服务、诚信服务,衢州不断吸引企业落地,像滚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。2021年以来,衢州新引进吉利“三电”、先导微电子等百亿级制造业项目13个,工业投资、制造业投资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分别增长32.5%、34.5%和50.3%。
在四省边际打造十个“桥头堡”
记者:衢州地处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四省交界处。当融合发展成为时代主题,边界地带往往成为融合发展的先行军。衢州将如何立足自身区位特点,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?
高屹:2002年12月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衢州考察调研,就对衢州作出了“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”的重要指示;之后,又寄望衢州“成为全省经济向中西部邻省拓展的一个桥头堡”。
近年来,衢州对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有关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迭代深化。这当中最重要的抓手,就是打造四省边际现代产业、人才科创、山水城市、现代服务、开放开发、文化文明、全域旅游、营商环境、社会治理、绿色生态等十个“桥头堡”。我们为每个“桥头堡”都系统制定了具体目标和举措,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压茬推进。
衢州依托背靠长三角、面向中西部的独特优势,在建立完善四省边际区域协作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,目前已在产业协作、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、县域协作、基础设施协作等方面建立了25个区域协作联盟。比如,与安徽黄山、福建南平、江西上饶合作共建衢黄南饶“联盟花园”,建成总长1995公里的“95联盟大道”,串联起四市9个5A级景区及众多人文生态景观,有力促进了各地在文旅方面的协作共赢。
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在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中不断提升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“含金量”,也为长三角地区打开广阔的内陆腹地市场。
记者:衢州与上海一直往来密切。近些年长三角高铁逐渐织密成网,衢州正在成为真正的“通衢”之地。衢州如何用好上海资源、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契机,更好实现自身发展提升?
高屹:衢州虽地处浙西山区,但我们一直要求广大干部要有沿海意识、开放意识,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。近些年,我们一直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重大战略机遇,加强与上海的交流合作。
2024年年底,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,这也为拉近衢州和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提供了机会。我们正全力推进杭衢高铁建设,通车后衢州到杭州只要41分钟,经由沪苏湖高铁再到上海,全程时长从现在的2个多小时,缩短至90分钟。
交通设施建好了,上海的人才过来更方便,衢州也能更多更好地承接上海产业、科创、人才等的溢出效应。2021年以来,上海企业到衢州投资的亿元以上项目就有56个,总投资达到465亿元。尤其在2024年1月,衢州与复旦大学签订合作协议,共建衢州复旦研究院,目前已经开工建设。
衢州还准备在今年上半年召开一次以开放为主题的市委全会,如何进一步做好“接沪”文章、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。初步的考虑有这么几点:
一是进一步加强交通互联。不仅加强铁路建设,水运方面,我们也正在加快建设多式联运枢纽港,进一步加强与宁波舟山港、上海港等长三角重要港口的合作。
二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。我们提出打造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示范区,在上海、杭州等长三角主要城市,派遣专业团队驻点招商。同时,我们正在谋划“沪杭衢经济发展走廊”,力争纳入国家、省“十五五”规划和长三角相关规划。
三是进一步加强文旅推介。衢州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,境内有江郎山、根宫佛国两个5A级景区正规的配资公司有哪些,南孔、围棋“两子文化”也极具特色,接下来我们将让更多上海市民和长三角游客了解衢州、走进衢州,真正把衢州打造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。
Powered by 专业炒股配资_在线炒股配资_在线炒股配资门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